海島檔案
  位置:位於虎門大橋北側,南部草灘上立有橋柱,其正西距海岸線1813米,東北距海岸線1344米。
  面積:0.183km 2
  所屬行政區:廣州市南沙區
  有無居民:無
  探訪須知:無路、橋與大陸相通,有簡易碼頭。島內有多處炮台遺址及復建建築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虎門炮台的一部分。該島還是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,但因交通不便 ,尚 未 對 外 開放。
  如果你常從虎門大橋經過,也許對上、下橫檔島不陌生。它們橫卧江心,分居在大橋的北、南兩側,從橋上望下,植被茂盛,隱有人造建築。它們平靜的外表下,隱藏著200餘年的風雲歷史。
  位於橋北的是上橫檔島,其南部一片草灘一直延伸至虎門大橋橋底,立著虎門大橋的7對橋柱,不難辨認。
  虎門地區最早的炮台就建於此,可以說,上橫檔島的歷史,濃縮了虎門炮台的興衰史。
  如今,它最輝煌的樣子被人們複原,整個島嶼都納入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虎門炮台的保護範圍,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。經過精心保養,配合解說標識,上橫檔島雖已失去天然海島風味,但也變得整齊、光鮮,儼然一座露天的、實地的炮台主題博物館和歷史紀念館。
  土炮台已成斷壁殘垣
  “橫阻千層巨浪,擋回萬頃洪濤”,關天培在《籌海初集》中這樣形容橫檔炮台。它建於1717年,位於上橫檔島前山,設炮12門,是虎門最早的炮台之一。
  有人說,作為海防要塞的虎門炮台,是從橫檔炮台開始,到1945年日本投降結束,共約228年。上橫檔島是珠江口的中流砥柱,是虎門要塞中最重要的部分。
  現如今,橫檔炮台原址只有位置可辨,設了一塊“橫檔炮台遺址”的石碑。
  1815年,島東邊與東莞鎮遠炮台斜對之處,一座多個炮池一字排開的炮台被建起來,被稱“橫檔月臺”,據載有炮洞40個,安設大小生鐵炮40位,是鴉片戰爭的主力炮陣之一、金鎖銅關的一部分。19世紀時有油畫描繪其壯觀形象。
  如今的橫檔月臺舊址上,是近年新復建的“模擬”月臺。一間間三面牆壁、有屋頂的炮池沿岸邊一字排開,向江一面牆壁留有一平米左右的方形炮洞,看得見虎門大橋東段和來往的船隻,視野極好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其中一個復建炮池中,擺著一臺鴉片戰爭時期的國產前膛炮,金屬製成,通體烏黑,佈滿了人體汗毛孔一般的小坑,手感粗礪。
  標識牌顯示,這座“土炮”(相對後來光緒時期的西洋炮而言)1981年在今南沙街的南北台遺址(初為鞏固炮台,第一次鴉片戰爭被毀後建成鞏固南臺、鞏固北台,後稱南北台)出土,是虎門炮台現存最大的國產前膛炮。
  橫檔台、橫檔月臺與水道東岸的幾處炮台一起,扼住島東虎門主航道的咽喉。而上橫檔島西邊、橫檔後山處,在1835年還建起一座炮台,稱永安炮台,它與水道西岸的鞏固台相配合,控制了島西側虎門輔航道的關鍵。
  橫檔台、月臺及永安炮台這三處最古老的炮台,在鴉片戰爭中經歷了一次嚴酷的炮火,以失敗告終。
  西洋炮台擋住了日軍
 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毀後,上橫檔島上的老炮台被合築成由交通壕相連的一組炮台,稱為上橫檔炮台。它們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再次被毀。
  到了光緒年間,虎門炮台迎來第三波建設高峰。上、下橫檔島和大角山上,復建起了先進的西洋炮台。舊炮池遺址均被疊壓在西洋炮池之下。
  西洋炮池,已與40多年前的土炮臺大為不同。火器是當時世界先進的西洋後膛大炮,主要是德國進口的克虜伯大炮。各炮台的規劃,也以西洋大炮的射程和當時世界先進的海防觀念為依據。
  西洋炮台修建後,在清末並未發揮預期的海防作用。但在上世紀的對日抗戰初期,它發揮了作用。
  據載,至抗戰前,虎門要塞還有清光緒時購入的西式海岸大炮75門,其中,上橫檔台6門,下橫檔台4門。
  這些炮都有自己的名字,如,上橫檔台有鎮邊炮、靖逆炮、鞠旅炮,下橫擋台有鎮東炮等。
  40多年前還是先進水平的克虜伯炮,在抗戰時的記載中已成“老式”,其最大缺點在於旋轉俯仰不快捷,大約五分鐘一發,訓練達至精妙也不過三分鐘一發,而當時,同口徑其他炮,每分鐘能八發以上。
  尚可慶幸的是,這些炮保存尚好,色澤佳、少有摩擦損傷,“可斷言,其保存方法,實優越於揚子江其他各要塞之上”。1934年,德國顧問達爾馬在《考察廣東要塞報告書》中評價。
  同時,各炮機件齊全,這是當時軍官陳慶雲任司令以後,命廣州兵工廠“能配者皆就而配製之,否則至香港配製”帶來的好處。
  從1937年起,中國守軍在虎門要塞多次抗擊日軍,以半個世紀前的西洋大炮將日軍阻擋在廣州城外。最後,日軍由大亞灣登陸,從陸路攻占廣州,而此時“虎門仍屹然無恙”。在遭到日軍裡外夾擊的情況下,虎門炮台已失去固守意義,中國軍隊撤出。
  孤島發現48個釉陶魂壇
  其實,早年炮台的消失,並不僅僅因為戰爭。晚清時期,人們已開始拆舊炮台,來維修西洋炮台。
  這些新、舊炮台被徹底破壞,是在抗日戰爭時期,但並不是終點。上世紀50年代“大躍進”期間,附近村民上島拆鐵、拆磚回村建房舍。70年代,虎門西岸各石場開始炸山取石,圍海造田,虎門炮台真正變成一片殘垣斷壁。
  上橫檔島變成現在的整齊模樣,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,當地文物工作者的功勞。復建起的8個炮池,均為光緒時期的西洋風格。
  上橫檔炮台西南麓,曾發現過一個群葬墓“義勇之冢”,出土過48個釉陶魂壇,其中均有不完整骨骼,據考證,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犧牲的部分官兵。
  這個墓葬始建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(原地點不詳),清光緒十一年,即1885年遷建於此。墓坐東北朝西南,占地17平方米,曾立一米多高的花崗石墓碑,正中刻“義勇之冢”。
  1974年,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對該墓進行了發掘、清理,在半圓形墓穴中發現了48個釉陶魂壇。
  每個魂壇中,均盛放著一具不完整的人骨架。有的壇中還有死者生前使用的遺物,如鐵佩刀,銅帽飾,銅鈕,嘉慶銅錢。
  資料記載,當時考慮到這座墓位於孤島上,清理後就遷到了東莞的虎門抗英紀念館,在林則徐銷煙池舊址西南的牛背脊山麓之中,按原墓放大了兩倍重建,供後人瞻仰紀念。
  據考證,這48具遺骸,當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,在上橫檔島保衛戰中犧牲的清軍愛國官兵的一部分。
  在當時的幾個主要炮台旁,均有這種烈士墓葬,威遠炮台是“義冢”,沙角炮台是“節兵義墳”、“忠勇義冢之墓”,大角山炮台是“節兵大冢”。
  背負虎門大橋的落腳使命
  上世紀90年代,上橫檔島變大了,其南部一片灘塗向南延伸了一大片。這不是天然淺灘,是興建虎門大橋時填築的人工島。文物工作者們對它耿耿於懷。
  這段歷史被載入南沙虎門炮台管理所的文獻中:1992年興建虎門大橋,施工單位在上橫檔島南側擅自填築了一個超過上、下橫檔島面積之合的人工島,使上橫檔島黯然失色。為填築人工島,施工單位在上橫檔島又大量挖山取土,使炮台坑道出現塌方險情。
  對此,當時的番禺(現已屬南沙)文物工作者多次上報反映。後來,省政府決定,由施工單位在大橋完工後,除了拉索樁基需要的部分,人工島的其他部分要拆除到水位以下負70釐米水平。
  但這些要求至今尚未落實。15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已成為原有海島的一部分,生滿荒草,虎門大橋7對橋柱落腳其上。經歷了百年戰爭風雲之後,上橫檔島又默默擔起人類賦予的新使命。  (原標題:上橫檔島 風雲200年 孤島埋忠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vfguviyvpn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